《孫子兵法》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早于克勞塞維茨《戰(zhàn)爭論》約2300年,,被譽為“兵學圣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作者為春秋時祖籍齊國樂安的吳國將軍孫武,。
以下是《孫子兵法》全部內容的主要歸納:
一、戰(zhàn)略運籌(第一篇至第三篇)
第一篇《始計篇》
講的是廟算,,即出兵前在廟堂上比較敵我的各種條件,,估算戰(zhàn)事勝負的可能性,并制訂作戰(zhàn)計劃,?!妒加嬈芬埠喎Q《計篇》,是《孫子兵法》的第一篇,,“計”本義是計算,、估計,,在這里指戰(zhàn)前的戰(zhàn)略謀劃。作為《孫子兵法》的首篇,,在一定程度可以視為孫子軍事思想的高度濃縮和精辟概括,,它從宏觀上對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政治、軍事等各項基本條件進行比較,、分析和研究,,并對戰(zhàn)爭的發(fā)展進程和最終結局進行預測,尤其強調用兵前的周密謀劃對戰(zhàn)爭勝負的決定作用,。其中,,“慎戰(zhàn)”是孫子指導戰(zhàn)爭實踐的基本主張,“五事七計”是他用以預測戰(zhàn)爭勝負的基本要素,,“兵者,,詭道也”則指出了用兵的要領,運用智謀,?!吧鲬?zhàn)”、“五事七計”,、“詭道十二術”等都是我國古代最早的戰(zhàn)略概念,,屬“廟算”的具體內容。
第二篇《作戰(zhàn)篇》
講的是廟算后的戰(zhàn)爭動員及取用于敵,,勝敵益強?!白鳌笔恰爸圃臁薄芭d起”之意,。“作戰(zhàn)”這里不是指戰(zhàn)爭,,而是指戰(zhàn)爭前的準備和籌劃,,屬于“未戰(zhàn)而廟算”的范疇。本篇繼《計篇》之后,,在“慎戰(zhàn)論”思想的指導下,,著重分析了戰(zhàn)爭與經濟的關系,戰(zhàn)爭依賴于經濟,,但會對經濟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
第三篇《謀攻篇》
講的是以智謀攻城,即不專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種手段使守敵投降,。
二、作戰(zhàn)指揮(第四篇至第六篇)
第四篇《軍形篇》
講的是具有客觀,、穩(wěn)定,、易見等性質的因素,如戰(zhàn)斗力的強弱、戰(zhàn)爭的物質準備,。
第五篇《兵勢篇》
講的是指主觀,、易變、帶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氣的勇怯。
第六篇《虛實篇》
講的是如何通過分散集結,、包圍迂回,,造成預定會戰(zhàn)地點上的我強敵劣,以多勝少,。
三,、戰(zhàn)場機變(第七篇至第九篇)
第七篇《軍爭篇》
講的是如何“以迂為直”、“以患為利”,,奪取會戰(zhàn)的先機之利,。
第八篇《九變篇》
講的是將軍根據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
第九篇《行軍篇》
講的是如何在行軍中宿營和觀察敵情,。
四,、軍事地理(第十篇至第十一篇)
第十篇《地形篇》
講的是六種不同的作戰(zhàn)地形及相應的戰(zhàn)術要求。
第十一篇《九地篇》
講的是依“主客”形勢和深入敵方的程度等劃分的九種作戰(zhàn)環(huán)境及相應的戰(zhàn)術要求,。
五,、特殊戰(zhàn)法(第十二篇至第十三篇)
第十二篇《火攻篇》
講的是以火助攻與“慎戰(zhàn)”思想。
第十三篇《用間篇》
講的是五種間諜的配合使用,。
《孫子兵法》名句
1,、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妒加嬈?/p>
2、故兵貴勝不貴久,。故知兵之將,,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也,?!蹲鲬?zhàn)篇》
3、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吨\攻篇》
4,、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zhàn)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于天下,,故兵不鈍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吨\攻篇》
5,、故曰:知彼知已,百戰(zhàn)不殆,;不知彼而知已,,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已,,每戰(zhàn)必殆,。——《謀攻篇》
6,、是故勝兵先勝而后求戰(zhàn),,敗兵先戰(zhàn)而后求勝。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為勝敗之政?!盾娦纹?/p>
7、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短搶嵠?/p>
8、故善戰(zhàn)者,致人而不致于人,?!短搶嵠?/p>
9、故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軍爭篇》
10,、故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是故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故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以治待亂,,以靜待嘩,此治心者也,。以近待遠,,以佚待勞,以飽待饑,,此治力者也,。無邀正正之旗,無擊堂堂之陣,,此治變者也,。——《軍爭篇》
11,、涂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毒抛兤?/p>
12,、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毒诺仄?/p>
13、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故五行無常勝,,四時無常位,日有短長,,月有死生,。——《虛實篇》
14,、凡戰(zhàn)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侗鴦萜?/p>
15、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妒加嬈?/p>
16、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zhàn)。主不可以怒興軍,,將不可以慍(yun,怒也)用戰(zhàn),;合乎利而用,不合而止,?!痘鸸テ?/p>
17,、昔之善戰(zhàn)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zhàn)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可勝,。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盾娦纹?/p>
18、故為兵之事,,在于順詳敵之意,,并敵一向,千里殺將,,此謂巧能成事者也,。——《九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