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openhauer(1788~1860),,德國“悲觀主義”哲學家,唯意志主義流派的創(chuàng)始人,生命意志論的主要代表,。代表作有《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人生的智慧》。
1
青年時期,,我們緊抱著這一個假定:我們可以在生活中尋覓到幸福,。我們的希望由此持續(xù)不斷地落空,而我們的不滿情緒也就由此產(chǎn)生,。我們夢想得到的模糊不清的幸福在我們面前隨心所欲地變換著種種魔幻般的圖像,,而我們則徒勞無功地追逐這些圖像的原型。
因此,,在青春歲月,,無論我們身處何種環(huán)境、狀況,,我們都會對其感到不滿,,那是因為我們剛剛才開始認識人生的空虛與可憐——在此之前,我們所期盼的生活可是完全另外的一副樣子——但我們卻把無處不在的人生的空虛與可憐歸咎于我們的環(huán)境,、狀況,。
在青年時候,如果人們能夠得到及時的教誨,,從而根除這一個錯誤見解,,即認為“我們可以在這世界盡情收獲”,那么,,人們就能獲益良多,。但是,現(xiàn)實發(fā)生的情形卻與此恰恰相反,。
年輕人期望他們的一生能像一部趣味盎然的小說,。他們的失望也就由此而來。那些畫像之所以具有如此的魅力,,正是因為這些純粹只是畫像而已,,它們并不是真實的,。因此,我們在觀照它們的時候,,我們是處于純粹認知的寧靜和自足狀態(tài)之中,。要把這些畫像一一實現(xiàn),就意味著必須浸淫在意欲里面,,而意欲的活動不可避免地帶來痛苦,。
2
如果人的前半生的特征是對幸福苦苦追求,,而又無法滿足,,那么,人的后半生的特征則變成了對遭遇不幸的害怕和憂慮,。因為到了人生的后半部分,,我們多多少少都清楚地了解到:所有的幸福都是虛幻的,而苦難才是真實的,。因此,,現(xiàn)在我們努力爭取的只是一種無痛苦和不受煩憂的狀態(tài),而不是快感逸樂,,這至少對于具有理性的人來說是這樣,。在我年輕的時候,當房門響起敲門聲時,,我會很高興,,因為我想:“幸福就要來了,?!钡谕蟮臍q月,在相同的情形下,,我的反應卻變成了類似于害怕:“不幸終于到了,。”
人生的后半部分,,猶如一個樂段的后半部分,,比起前半部分減少了奮斗和追求,但卻包含了更多的安寧和平和,。這主要是因為人們在青春年少時認為:這個世界充滿著唾手可得的幸福和快樂,,人們只是苦于找不到門路獲得這些幸福、快樂而已,;但到了老年,,人們就會知道,在這個世界本就沒有什么幸福,、快樂可言,,他們因而心安理得地咀嚼,、品嘗著那得過且過的現(xiàn)狀,甚至于從平淡無奇中找到樂趣,。
3
一個成熟的人從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中所能獲得的,,就是擺脫偏見,讓思想得到自由,;這樣,,他發(fā)現(xiàn)世界與他兒時和青年時期所看到的迥然有別。他開始以樸素的眼光看視事物,,客觀地對待它們,。但對于少兒和青年人來說,他們頭腦中的奇特的想象,、古怪的念頭和流傳的先人為主的觀點,,共同拼湊而成一幅歪曲和偽裝了真實世界的幻象。這樣,,人生經(jīng)驗的首要任務,,就是擺脫那些在我們青春期扎根頭腦的幻想和虛假概念;但要防止人們在青年時代沾染這些東西卻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
能達致這一目標的教育將是最理想的教育,,雖然這種教育只能是否定的。要達到這一目標,,我們必須從一開始就把童年期孩子的目光和視野控制在盡可能狹窄的范圍,。在這一范圍之內(nèi),我們給孩子提供清晰,、正確的觀念,;只有在他們正確認識了在這一視野范圍之內(nèi)的事物以后,才可以逐漸地擴寬視野,。與此同時,,還要時刻留意不要讓任何模糊不清、一知半解或者偏差走樣的認識存留在他們的頭腦里,。
這樣做的結(jié)果就是,,人們對事物和人際關(guān)系的觀念始終是狹窄的,但卻非常樸素,。也正因此原因,,他們的觀念將是清晰的和正確的。這些觀念只需要逐漸拓寬,,而不需要修正和斟誤,。這種教育需要一直維持至青年時代。這種教育方式尤其要求人們不要閱讀小說,,取而代之的是合適的人物傳記類讀物,。
4
在年輕時候,,我們誤以為,我們生活中的重要人物和有影響的事件會大張旗鼓地露面和發(fā)生,。到了老年以后,,對生活所做的回顧和考察卻告訴我們這些人物和事件都是悄無聲息、不經(jīng)意地從后門進入我們的生活,。
如果一個年輕人很早就洞察人事,,擅長于與人應接、打交道,;因此,,在進入社會人際關(guān)系時,能夠駕輕就熟,,那么,,從智力和道德的角度考慮,這可是一個糟糕的跡象,,它預示這個人屬于平庸之輩,。但如果在類似的人際關(guān)系中,一個年輕人表現(xiàn)出詫異,、驚疑,、笨拙、顛倒的舉止和行為,,那反而預示著他具備更高貴的素質(zhì),。
我們在青年時代感受到喜悅之情和擁有生活的勇氣,部分的原因是我們正在走著上坡的路,,因而并沒有看見死亡——因為死亡處在山的另一邊山腳下,。當走過了山頂,我們才跟死亡真正地打了照面,。而在此之前,,我們只是從他人的口中了解到死亡這一回事。到了這個時候,,我們的生命活力已經(jīng)開始衰退,這樣,,我們的生活勇氣也就一并減弱了,。這時候,抑郁,、嚴肅的表情擠走了青春年少時目空一切的神態(tài),,并烙在了我們的臉上。只要我們還年輕,,那么,,不管人們對我們說些什么,,我們還是把生活視為長無盡頭而因此揮霍時間。我們年紀越大,,就越懂得珍惜我們的時間,。到了晚年,每度過一天,,我們的感覺就類似于一個向絞刑架又前進了一步的死囚,。
為什么在青年時代,我們在展望生活的時候,,發(fā)現(xiàn)生活那樣的漫無際涯,?那是因為青年人需要地方去放置他們的無邊的期望,而要一一實現(xiàn)這些期望,,一個人能活上瑪土撒拉的歲數(shù)尚且不夠,。另外,青年人根據(jù)自己度過的為數(shù)不多的年歲來算量將來,;這些過去了的日子總是充滿回憶,,并因此顯得漫長。在這段過往歲月中,,事物的新奇使一切事情都顯得充滿意義,。這樣,在以后時間里,,它們在人們的記憶中被反復回味,、咀嚼。年輕的時光就以這種方式深印在我們的記憶之中,。一個人活得越老,,他生活中的見聞經(jīng)歷在他的頭腦中留下的印象就越少。在這種意義上可以這樣說:人只是在年輕時期才充滿意識地生活,;到了老年,,人只帶著一半的意識繼續(xù)活著。
【本文節(jié)選自叔本華《人生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