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簡介
學界沒有就哲學咨詢的概念確定一個清晰的共識,下面是幾個學者對于哲學咨詢的明確定義或描述。
1、加拿大哲學家拉伯( Peter Raabe) 把哲學咨詢定義為“自我的哲學關懷” ( the philosophical care of the self )。他認為: “哲學咨詢意味著一位訓練有素的哲學家,幫助某個個體處理個體本人或與其相關的問題。哲學顧問知道,大多數(shù)人能夠獨自或在貴人的幫助下,解決大多數(shù)的問題。只有當問題變得極為復雜——例如,當不同價值之間似乎相互沖突,當事實看上去自相矛盾,當對問題的理性推演陷入怪圈,或者,當生活突然顯得索然寡味——一位受過訓練的哲學家,這時就可能比一般的朋友或家庭成員更能幫上忙。“[Peter B. Raabe , http://www.ucfv.ca /philosophy /raabe p /index .html]
2、臺灣輔仁大學教授黎建球則從廣義和狹義兩個方面定義哲學咨詢:廣義地看,哲學咨詢就是如何用哲學的語言、智慧、成語甚至邏輯來助人,借由這些語句或格言幫助人們進行更深刻的思考或審查;狹義地看,哲學咨詢就是在一個哲學系統(tǒng)下助人,這樣的哲學系統(tǒng)是一種完整的論述,并在當時提出有形而上學、知識論和價值哲學的系統(tǒng)論述。[黎建球:《哲學諮商的理論與實務》.《哲學與文化》,2004(1).p.5.]
3、美國人馬瑞諾夫認為,哲學咨詢是用來指導人們的生活藝術和世俗的精神活動,促進、教育、灌輸團體和集體的美德,以及對領導者和統(tǒng)治者進行咨詢的哲學實踐。[Marinoff. One Philosopher is Worth a Hundred ‘C-words’. Philosophical Practice, 2005, 1(1).p.110.]
4、臺灣輔仁大學教授潘小慧將其界定為“一個受過訓練的哲學人借由哲學的方式,如借助哲學經(jīng)典/文本、哲學概念、哲學理論、哲學家或哲學方法,幫助個體克 服他/她個人所可能面臨的成長障礙,以達到個人能力的最適當發(fā)展的過程”。[潘小慧.《哲學咨詢的意義與價值:以“對話”為核心的探討》.《哲學與文化》,2004(1).p.24 ]